执牛耳网编辑Aira 发表于 2016-09-09 15:37
阅读数: 12934
与以往望穿秋水盼望的情景不同,苹果公司这次将中国区列在了首发名单中,而且在直营店、电商网站、运营商等多个渠道全面开展预约销售。
9月8日,记者注意到,iPhone7此次销售的渠道除了直营店、三大运营商以外,电商渠道也加入了激烈的竞争中。包括天猫、京东商城、一号店、苏宁易购等在内的平台均开展了预约销售。
据悉,京东商城在放开预约通道后,iPhone7一天的预约量已经超过了30万台。iPhone7发布会刚刚开始,天猫就宣布了首发预约iPhone7的消息。此外,尽管补贴一降再降,运营商还是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仅中国电信一家运营商的备货量大约150万部。
由此可见,一向高傲的苹果在面对市场压力时,也不得不低头。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财季里,苹果公司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下降了33%之多。为此,苹果公司CEO库克也在今年频频造访中国,与各方合作伙伴进行斡旋,这充分说明中国市场是苹果的重要一员。
电商打擂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供应链意味着一切。因此,这一次各大平台都铆足了劲争取先发优势。
天猫官方旗舰店是最先开启预约的一家,发货速度与苹果官网相当,最先预约的用户能够在开卖当天收到新机。同时,蚂蚁金服花呗开为天猫用户提供了12期免息分期和积分的优惠。不过,iphone7依然要等到16日全渠道开售才可以发货。
另外的对手也没有放过这一机会。在时间上失去优势的京东商城,选择以优惠来吸引用户,除了和天猫官方旗舰店一样的12期免息服务,还会赠送京东VIP阅读卡(7天)、价值599元的一年保修服务等。
事实上,出售一台苹果手机的利润并不会比其他手机高出太多,但却频繁引发电商平台之间的暗战。某电商平台一名员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去年iphone6s发布时,该公司也开启了线上预约,市场部以为这款手机不会有特别大反响,加上正好赶上周末,因此并未安排传播。结果,被竞争对手抢了先机,导致对方的预约量大增。“公司高层知道这个事情后特别生气,主要因为我们对市场判断太不准确。”
在电商分析人士看来,苹果作为热门产品,它代表的不仅是手机产品这么简单,而是潮流和创新。相应地,苹果吸引的也是高端人群。确切的说,电商们不是在贴苹果表面的影响力,而是拉拢其背后的受众。
有意思的是,尽管iPhone7在网上遭到了一轮又一轮的冷嘲热讽,但是其无疑是这一季度最热门的手机。一位资深果粉说:“主要还是性能吧,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iPhone都做到了极致的体验。另外,购买iPhone的人,希望能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且对事物有更高的要求。”
主动求变
自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商首次引入iPhone至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一直是苹果最重要的售卖渠道之一。不过,由于补贴降低,运营商的渠道不再成为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备货近80万部,在其他零售渠道备货上,迪信通较多,其次是苏宁、国美。目前,三大运营商针对iPhone7的合约套餐也基本制定完毕,从现金补贴变成了流量优惠。
最近两年,苹果公司为了更好把控市场,并弥补运营商渠道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缩减代理商渠道,在全国开除了多家直营店。最早引进苹果的方正世纪、佳杰科技、翰林汇、长虹佳华四家大的代理商,已经逐渐被苹果取消了总代理资格,或者主动退出了分销生意。
2015年5月,库克透露,苹果会加大在中国投资,而且到2016年苹果零售店将增加到40家,当时,苹果在大中华区共有22家官方零售店。
另外,苹果中国的市场策略也在悄然变化着。几年前的苹果公司召开发布会,只会邀请少数记者去美国现场。而这一次,苹果公司邀请了数十家中国媒体。除了科技圈媒体外,一批时尚媒体也在邀请之列。显然,苹果希望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力。
虽然苹果不再带来惊喜,维持现状稳步升级也是一种策略。现在,苹果公司线下的拓展已由巩固核心产品,开发周边商品及拓展上下层消费者等方式来完成。苹果手机既有iPhone SE满足中低端用户群,也有iPhone plus大容量系列发掘高端用户。同时,付费配件的增多也会为公司带来不同的盈利渠道。
相对线下硬件产品,苹果线上市场发展更为迅猛。Apple music两周内实现了106%增长,总用户数达到1700万,目前下载量已达1400亿次。在移动支付领域,苹果相对来说还是个新手,但据Tim Cook透露,apply pay问世后72小时内用户便过百万。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虽然苹果在创新应用上不如安卓开放,但是软硬一体化设计的优势使其具备超强的用户黏度,这是其他品牌不具备的。“柔性屏幕是未来手机领域可期待的突破性创新,这一点上苹果比其他公司拥有了更多的可想象空间。”
尽管苹果在中国面临“群狼围攻猛虎”的态势,但是其受众与安卓截然不同,在高端手机市场,短期内还将保持一骑绝尘的优势。
本网编辑。所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执牛耳立场,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执牛耳新媒体|数字营销技术邦】
Digital Marketing Technology Space
——更懂营销的科技商业报道
提供复杂商业环境中的优质数字营销内容,为数字营销业界领袖带来立体式阅读。执牛耳新媒体(www.zhiniuer.net)定位为“数字营销技术邦”,于2015年12月25日全面上线。以打造全球数字营销技术领域首席媒体平台为目标。目前团队积极依托专业素养,全力为数字营销领域从业者搭建有质感的交流空间,执牛耳新媒体内容传播矩阵至今已与百余家互联网企业、媒体传播公司、品牌主、业界品牌活动等建立了深厚的内容交流关系。
网站编号:2415825 主办单位证件号码:110105018978892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工信部网站:http://www.beian.miit.gov.cn
反馈建议、业务咨询与媒体合作:13051575215
投稿邮箱:zhiniuerox@163.com
内容主编微信号:AdMarketer
官方微信账号:执牛耳[zhiniuer]、执牛耳传媒[zhiniuermedia]
寻求报道QQ:2603466379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道、图片、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以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相应的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本网站所有。
2、凡未经执牛耳新媒体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个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执牛耳网站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执牛耳网站所属服务器上建立镜像。如果已转载,请自行删除。同时,我们保留进一步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的权利。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对网站上、网站下设的个人主页(专栏主页)以及与本网站链接的其他网站上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因该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纠纷与损失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上述信息存在问题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我们尽快联系。
5、本站之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执牛耳新媒体www.zhiniuer.net】所有。
Copyright ©2013-2018北京执牛耳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执牛耳 | 数字营销技术邦
以打造全球数字营销技术领域首席媒体平台为依托,致力于提供数字营销内容服务和技术服务的传播机构
执牛耳原创内容,版权归执牛耳传媒(www.zhiniuer.net)所有,并受法律保护,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