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者的矫情心理-四大潜台词
发表于 2015-11-18 23:53
阅读数: 36666
弥漫了近一个月的“双11”全民购物狂欢氛围终于慢慢平息。在此期间,手机、电视和户外等媒体上演的“双十一”电商促销广告对消费者展开了24小时的“围追堵截”,中小品牌希望借助这场混战提升品牌影响力,大品牌则更直观的想提升交易额。其实,透过这些广告折射了一系列消费者对电商品牌的矫情心理。
手机广告,消费者内心潜台词之“深”
多数电商品牌对手机广告还处在“涉‘市’未深”的状态。透过手机广告,电商品牌给消费者的印象比较“高大上”,会直观的认为是影响力大、覆盖全面、深入、渗透力强的品牌。经行业分析,“手机广告的‘深’,主要源自其营销效果,可直达目标受众、互动性好、转化率高等。”据全球移动营销服务商点入移动透露,“双11期间,交易订单中电商客户的占比明显提升,选择的广告形式以banner、积分墙、插屏和视频广告为主,且大多采用组合形式并行投放。”
电视广告,消费者内心潜台词之“砸”
电视是最具公信力的媒体,有很大的曝光、扩大功能。通过电视广告,电商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往往是“大品牌”“大手笔”“有信誉”。但是电视只输出内容,有很多用户、粉丝,却很少互动,不能及时刺激消费。近年来,电商品牌开始借助与娱乐节目的合作,尝试在电视上实现“即看即买”的营销模式,不得不说电商品牌用真金白银“砸”出了新高度,至于消费者买不买账,这都是后话。
户外媒体,消费者内心潜台词之“豪”
在消费者看来,做户外广告的电商品牌够“任性”、够“土豪”,因为户外广告主要以地铁、航空、商业楼宇和大型卖场等为主要媒介,视觉冲击力强,引人注目,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户外广告必须简单明了,不能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和特性。同时受众难以统计,不能立即产生促销的作用。因此,多数情况下电商品牌只是在特定的活动和优惠政策期间进行投放。
创新模式,消费者内心潜台词之“玩”
11月10日,阿里旗下天猫与湖南卫视联手,推出《天猫2015双11狂欢夜》晚会,并邀请著名导演冯小刚坐镇。京东也不甘示弱,携手《中国好声音》原班人马打造《京东11.11大型竞歌》晚会,在中央三套同步播出。这种“消费+娱乐”的全新互动形态,成就了今年的一项重大创新,电商品牌绞尽脑汁的“玩”新花样,消费者也确实领了情,不考虑退货率的情况下,交易战绩的确很辉煌。
回顾:双十一大战过往
10月13日,阿里举行2015年双十一启动仪式,马云花38888元拍下天猫生鲜第一单。
10月17日,京东与腾讯宣布推出“京腾计划”,联合打造“品商”创新模式生意平台。
10月18日,苏宁云商集团COO侯恩龙在微博上发出“平京战役”。
10月26日,阿里巴巴与苏宁“结伙”,将在全国范围内与消费者实现购物互联。
11月3日,京东向工商局举报阿里扰乱电子商务市场,借助话题营销抢夺阿里的风头。
11月4日,苏宁官微推送的海报开始疯传,文案“老板若是真的强 头条何须老板娘”,与“蟑螂小强”符号直指京东。
总结:对于电商平台和品牌而言,能否做大吸引消费者,不能完全取决于拼低价,拼各种撕逼手段,没事多钻到消费者的心里看一看。
内容主编|牛膺
微信号|AdMarketer
2015年12月25日全面上线。目标:打造全球数字营销技术领域首席媒体平台,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数字营销内容聚合门户。目前团队积极依托专业素养,全力为数字营销领域从业者搭建有质感的交流空间。感谢相伴!
文章:313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