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数字广告投放是这样作弊的!
发表于 2017-06-29 11:37
阅读数: 642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已经超过看电视的时间。相应的,互联网广告也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广告渠道。
然而用科学的手段高效投放网络广告,对于品牌广告网络来说既是商机又是挑战:互联网广告繁荣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乱象——广告作弊。
通常人们会以为作弊一般都发生在媒体和发布商身上,这个说法略显偏颇。广告投放要经过广告主,广告平台和媒体三方,实际上三者或多或少都助长了广告作弊的势头。
* 网络广告行业组织交互广告署援引的数据称,约36%的互联网流量被认为是虚假的,是由黑客控制的计算机生成的。所谓的僵尸流量欺骗了广告客户,因为通常情况下只要广告显示出来——无论是否被用户看到,广告客户就需要付费。
* 调查者们重点监测了49个品牌的网络广告,包括麦当劳、PlayStation、福特、惠普、沃尔玛、戴尔、及万事达等。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品牌广告的虚假点击率在9%以上,广告主们的损失平均达到了1000万美元。
* 原WE队员微笑在斗鱼直播时,其显示观看人数竟然超过“13亿”!而2015年中国全国人口数量才13.6亿!连媒体平台也在主动造假;
广告作弊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业中所有参与者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它牵扯着众多的利益相关方,无论是广告主,广告平台还是媒体,想要做到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大程度规避互联网广告作弊成为了品牌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作为欺骗性的手段,广告作弊有着许多的方法。从思路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流量作弊和流量劫持。
流量作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次充好。将劣质流量包装成优质流量进行投放;
2、以假乱真。将广告展示和点击代码放在非自然流量上,用非自然用户的行为进行作弊,通俗的讲就是机器人作弊;
3、暗渡陈仓。将广告素材隐藏在网页不起眼的位置或是植入代码,在上网者没有察觉的情况访问了广告链接,起到作弊的效果。
流量拦截与纯粹的广告作弊不同,它是以非法的手段获取广告效果的行为。只有底层的电信运营商,DNS服务商等才有能力进行流量拦截,但不排除之前提到的几方与运营商相互勾结的情况。具体也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数据包劫持
对于请求返回的内容,运营商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有的甚至将原网站的广告内容进行替换,比如将首页的展示位替换成私自承揽的广告。这种做法可以说极大的损害了广告生态中前媒体和平台的利益,也损害了包断广告位的广告主利益。
2、网页劫持
这种行为并非拦截,而是窃取广告效果。品友互动创始人兼CEO黄晓南在某次采访中表示:“这是非常伤害行业正常发展的作弊,因为很多公司通过这种作弊让广告主看到很高的ROI或很低的下载成本,但其实这些转换都是网站本身自然的转换,被渠道拦截后却成了某个广告联盟或DSP的功效。让广告主即额外付出了钱,又对于正常的媒体投放没法做准确的优劣判断。”
3、下载拦截
作弊者在网页中加入代码,当网民操作访问应用商店,提出下载请求后,作弊者会将请求拦截,同时将请求导向另一台作弊方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向网民提供了一个被替换的APK下载地址。这样的拦截危害更为深远,一方面使得媒体和广告主在app宣传上做的努力付之东流,另一方面,被替换的APK无法保证其安全性,将使得用户的隐私和设备被至于危险的境地。
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在于它本身的一个产品高度,在于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与认可。究其本质来讲,其要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价值并实现其价值。信誉和诚信是一个品牌区别于其他产品最根本的要素,面对泛滥的作弊手段,品牌更应该以身作则地规避,为消费者营造、呈现一个干净和谐的广告市场环境。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