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挡了你的戛纳创意之路?
发表于 2017-05-25 19:04
阅读数: 5819
戛纳国际创意节迄今为止已经举办60多届了,单凭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关键的是,除了能够云集每年全球最火的案例,最牛的创意人,最棒的明星,还能持续不断产生商业价值。
戛纳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商业气息也似乎注定了想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获奖,光凭脑海中的浪漫是不够的,必要的商业思维,生意思维绝不可少。
这点上不仅是中国创意人,很多国家地区的创意人也都非常欠缺,这也或多或少造成了他们在戛纳被无形的边缘化。
那么是什么阻挡了你的戛纳创意之路?又有哪些地方值得中国创意人注意呢?
品效合一
不是说让创意人一定要满身铜臭,但如果谈钱就色变,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在如今互联的商业社会中一同合作,这是国内创意人需要思考的。只有这样,精通创意技巧的创意人们才能学会站在品牌的角度看问题,真正进入到商业的环节中去,尽可能将“品”和“效”结合,实现最好的转化效果,而不仅只是嘴上说要和客户同进退。
把一句时髦的话献给广告人——少关心点自己,多关心点世界。
学会洞察,学会落地
去年SK-II相亲角案例的成功让人无限唏嘘。暂且不论案例争议与否,一家瑞典代理公司居然能观察到中国如此细致的民生层面,将这类洞察与品牌想传递的信息紧密联合在一起,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
相亲角的创意手法并不新颖,只是看似最普通的视角,最普通的TVC形式,却能引发各种转发和评论,而后SK-II销量的真实提升也印证了一支大众意义上好作品的巨大商业价值。
这完全符合戛纳对于创办国际创意节的初衷——甄选杰出创意作品的意义在于,优秀的创意能真正推动商业价值,实现最大转化。
尊重奖项,就是尊重自己
很多广告人把去戛纳视为人生的荣耀时刻,能来到全球创意的巅峰舞台,这的确很让人兴奋。如果想拿奖,想在舞台上“秀”一圈,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坊间传闻加勒比海地区某4A公司的创意领导人,把一个案例作品的Showcase亲自盯着修改了12版,最后在戛纳收获了一座金狮。
这样的精力投入绝对是有些业务繁忙的本土公司创意领导们无法比肩的。
而对于不少“潜规则”的吃不透也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很多公司连奖项的细分种类都不清楚,只知道戛纳奖项的几个大门类,报奖如同撞大运一般,如何获奖——这其中语言也是个大事。
对于中国创意人来讲,想要报送并参与戛纳国际创意节这种国际类的奖项,语言和文化这两道门槛的确还在。
所以建议想在戛纳有所收获的中国创意人们,需要好好恶补下英文,多关注戛纳国际创意节的资讯,做到知己知彼。
学会包装自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将会越来越好。近5年来,世界都看得到中国创意的声音。而问题还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更学会包装和展示自己。” 这个观点来自戛纳国际创意节主席Terry Savage。
中国创意代理公司,特别是本土公司,或多或少都欠缺营销自己的意识。好的创意有了,下一步就要思考如何能更好地让外界了解自己的创意,使之更加国际化。
要知道,案例包装是否国际化,也是戛纳国际创意节评委在甄选时会考虑到的因素。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