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消费大潮的十个趋势
发表于 2017-04-20 09:35
阅读数: 2484
每到年初人们都习惯于对这一年做出方向性的预判。过去2016年就曾被冠以各种元年名号,比如VR元年、直播元年、知识付费元年、共享单车元年、甚至是内容创业元年等等。这些绚丽多彩的名号背后,说到底还是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具体呈现。2017年,技术革新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势必引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这一轮消费升级将迎来哪些新增消费需求?以及新的行业风口?市场咨询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消费趋势》白皮书中提出的十个预测,也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一、老龄化:变化的含义
到2017年,地球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超过50岁,达到历史最高比例。而这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已与我们以往所认知的方式大相径庭,并在悄然改变“老龄化经济”的含义。这一代的年长者拥有更多财富和开放心态,他们表现地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拥有旺盛的工作精力,并对流行的时装、汽车和科技产品保持关注,而这部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此,部分品牌已经开始借助老年偶像在时尚运动领域的影响力去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Gucci曾选择79岁的剧院元老Vannessa Redfrave主持Gucci的游艇活动;2016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50+时装周,并邀请模特Daphne Selfe(87岁)和Marie Helvin(63岁)参与时装表演;锐步(Reebok)2017年签约80岁的王德顺为大中华区代言人也是一个例子。这些无疑是颠覆传统老龄化标签的代表性例子,同时也揭示了新兴环境下“老龄化”强大的经济消费潜力。
二、接受培训的消费者
当代家庭消费的主要特征是青少年较早进入消费决策阶段。繁忙的工作以及家庭生活,加上互联网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网购时长。青少年呆在家里的时间更长,他们的角色也不仅是家庭消费影响者,也是正在接受培训的消费者。孩子在购物中的决策越来越收到父母的欢迎,一些家长为了加强亲子关系向孩子征询本来应由成人决策的购物意见,比如去哪就餐、买什么车,甚至穿什么衣服等等。
网络生活为儿童带来更多购物机会,品牌自然也更加愿意从这些青少年消费者入手培养积极的消费者关系。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年幼孩子成为广告轰炸对象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些国家出台了规范商家在网络上对儿童营销的法规,并要求实施严格的内容分级和家长监护机制。但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目前的监管力度还跟不上媒体变革的速度与范围。
三、特殊群体消费体验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似乎已经过了靠工厂批量生产保证物资丰沛就能满足的时代。互联网使得人们开始对讨论和购买一些“长尾”的定制化特色产品服务产生兴趣。这些产品服务纬度可以从高度、安全性、体重、爱好、音乐、饮食口味等方面进行划分,以适应特殊群体不同的需求。事实证明,这些人群借助互联网传达了他们对多样化产品选择的渴望。他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细分,比例旅行、住宿、家居设计和时尚领域,这些需求具有变为主流消费趋势的潜质。
从欧睿2017年的预测来看,肥胖人群(BMI30/m2)将占北美15岁以上人口的42.7%和西欧人口的19%。所以,这些特殊尺寸将成为时尚品牌的一个新兴的销售机会。服装品牌要做的不仅是为了肥胖人群定制加大尺寸的衣服,而是通过设计与技术让这些超大码衣服看起来更美观。
四、快捷购物
2017年消费者的耐心将继续变差。数字化世界已经把消费者变为“冲动的购物狂”,他们想要的必须立即达到满足。他们想要达成某种服务是希望立即与品牌实现通话,预先订购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寻求。
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正在升级,无人机和社交平台都参与到给消费者提供快捷购物的服务中。小至杂货、大至汽车都在不断刷新交货的速度。甚至在一些有关公共服务部门的沟通上,互联网平台也在逐步实现人们与公共平台(比如医疗结构与政府)的即时咨询与沟通。在伦敦一家医疗服务机构Doctaly为患者提供与国家健康医疗服务全科医生当天的预约服务,患者支付一定费用,便可获得更快的医疗咨询,Doctaly模式的成功在于其无需等待,患者的一个快速问题,可以立即与一个专业英国医生实现6分钟内面对面谈话。操作简单是产品服务达成更加直接,也更易被快速消费。很早之前很多手机品牌还在搞饥饿营销,但若放到现在就不一定奏效了。即看即买才是当前流行的消费模式,消费者的心意变化越发难以琢磨,也许下一秒消费者就会对推送到眼前的另一件产品发起购物冲动。
五、保持真实是最普世的价值观
前不久,马云通过个人微博发表了一封呼吁““应该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微博,收获一片叫好。错综复杂的互联网让人们真实难辨,真实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的内心诉求。
2017年真实性将成为消费者价值取向的重要方面。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人们会特别关注自然绿色食品,从负责人的品牌处购买真实价值的优质产品。这也是一些生鲜类食品APP兴起的原因,消费者需要了解他们购买产品的来源,以保证它们是真正天然有机的食品。
六、身份的流转
2016年是个多事之秋,全球局势一度紧张,特别是移民政策等方面影响,一时间有关移民以及性别等等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公共辩论的主题。对于全球性品牌来讲,身份的多样性理应收到大力倡导,并向公众作出积极支持与表态。去年底,Airbnb向其用户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如果大家想继续出租或租赁房屋,必须承诺对所有人没有歧视。在今年初的超级碗上,Airbnb的接受主题广告再次引发热议,除了Airbnb,星巴克也在年初时表示将雇佣10000名难民作为员工并享有福利。
另外,全球还对性别认同这些热点话题予以极大关注。性别中立对于吸引千禧一代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 。因为他们从小成长的环境就具有开放性,对于非传统意义女性具有强大包容力。亚马逊自制剧《透明家庭》讲述的就是关于变性人的故事,目前已制作第四季。
品牌们把这称为“后性别时代post gender”,其中包含了人们对于雌雄同体风格的兴趣。香奈儿最新款香水“boy”,是时尚界第一款中性概念香水,他或她都可以使用。Gucci从2017年开始此类风格的时尚走秀活动,其设计师Tom Ford and Bottega Veneta已经开始向大众展示男女皆宜的时装。
七、个性化定制
2017年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理念就是容许批量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有定制款或至少是配件。当有大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备定制化系列的时候,高端定制化将在“高端体验需求”的刺激下蓬勃发展。特别是品牌在收集客户信息和3D打印上的创新能力,使大众产品也可以模仿其高端定制化产品。品牌也更多希望通过个性化定制来实现与消费者连结并提高品牌知名度。很多品牌也在试水定制化产品来尾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去表达自己。
比如,阿迪达斯APP支持客户通过挑选Instagram上的图片来定制运动鞋;澳大利亚健身大师与Reebok合作,在2017年推出一款众包化训练鞋,据称是一款整合了她一千一百万粉丝喜好的“定制鞋”;Nike的HyperAdapter1.0是一款可以通过数字传感器了解穿戴者情况,并进行鞋带自动调节保证穿戴者舒适度的定制鞋。在运动领域,有关收集消费者数据进行的定制化产品层出不穷。
八、购物后体验
2017年消费者将更加关注售后体验,并成为一项产品或服务的重要附加价值。当消费者购买某一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后与其客服代表、媒体沟通时获取的反馈体验都是顾客体验的关键部分,甚至塑造消费者对该行业的看法观点。客户是否会推荐或是回购某一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对售后咨询与问题解决的意愿。在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越来越难以保持的残酷事实下,品牌对消费者提供卓越售后技术支持会成为维护品牌关系的一个重要选择。
弱化物质主义,推崇环保意识推进了二手商品的盛行。商品的耐用性,成为一项有积极意义的购物后体验。2016年一次性文化受到冲击,可持续先锋伦敦人Tara Button建立网站Buy Me Once,该网站精选的品牌商品提供终身保障和免费维修服务,推荐的品牌包括Dr Martens, Patagonia and Tweezerman。倡导“回收、修复和再利用”,反对“计划性淘汰”。目前,法国政府已经通过立法要求电器制造商对产品使用周期进行明确说明,未来将有这类有关产品使用寿命的说明将更多以立法形式约束。
九、隐私与安全
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因此,一些保障消费者健康以及安全性的产品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增长最为明显的要数空气净化器和防污染面罩,另外一些有关医疗保健的APP也成为一些消费者的装机必备。另外,智能家居设备也正在进入平常百姓家,比如帮助父母随时掌握婴儿动向的婴儿摄像头监视器、充当家庭“看门狗”的Cocoon安全电子设备可以在听到异常时通过智能手机发送警报,一些具有追踪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家长防止孩子走失等等。 “虽然这些智能设备为人们生活提供不少便捷,但消费者对于一些安全漏洞仍心存疑虑,使用这些设备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跟踪潜在威胁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
十、健康成为地位的象征
人人都渴望追求健康。特别在当代,人们将健康等同财富一样看作是地位的象征。越来也多消费者愿意为为追求健康或是提升运动激情的产品买单,比如运动健身休闲服、营养充足的健康食品、以及高档健身场馆或是放松身心的度假旅游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大家都喜欢在社交圈po健身照或是度假风景照片。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愈加成为追求健康人们所爱,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精准的数据记录以及社交分享性可以满足人们热爱竞争的天性,每天运动完看看超过了多少朋友的记录,内心的小小得意感令人心情更为愉悦,也更有动力持续地运动。
除了游山玩水的常规旅游外,医疗旅游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Pravassa是一家“健康旅游公司”,该网站的slogan就是“你工作已经足够卖力了,是时候让度假帮你恢复完美状态!”
饮食习惯对于健康来说也尤为重要。在更多营养师、医生、健身教练等为健康食品背书的情况下,品牌也在积极创造添加健康属性的产品,包括进口蔬菜、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等。这种健康意识也存在于一些“小众”的食物,比如2016年英国第4频道中健康食品专家向观众推荐了“吃乌藤对身体好”,让人们自然觉得“乌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市面上见到也会产生购买欲望。
0条评论